通过文本挖掘方法,运用CiteSpace、Ucinet和专利地图等可视化工具,从发展政策、文献计量和专利挖掘三个维度对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态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综合政策、文献和专利数量来看,美国综合实力依旧全球第一,中国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从国家间合作网络图来看,我国已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开展了相关合作研究,但是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密度较低;基于研究热点、专利地图和专利权人信息来看,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已跃居全球第一;不仅在底层技术理论研究方面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在技术应用层面也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技术研发与应用主要分布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芯片、计算机视觉、自主无人系统和群体智能技术等方向。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技术推动产业变革,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新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对创新驱动具有一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因此,我国明确提出建设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以增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1],要确保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了《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根据标准共筛选出八大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跨媒体分析推理技术、智适应学习技术、群体智能技术、自主无人系统技术、智能芯片技术、脑机接口技术[2]。2020年3月科技部等五部委印发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支持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以抢占前沿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因此,瞄准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攻克技术困境成为重中之重。
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面对世界范围的国际竞争,我国在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方面仍存在自身的短板。基于此,为全面了解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态势,进一步厘清其研发现状和所处地位,本文选取了2015-2019年间各国政府颁布的政策和战略规划,1999-2019年间Web of Science收录的文献,1999-2019年间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专利信息,采用CiteSpace、Ucinet和专利地图等可视化分析工具,通过政策态势分析不同政府的规划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通过文献发文量、国家及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剖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发展现状,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不同国家关于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的研究热点,通过专利数据分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现状,进而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在全球所处竞争态势进行研判,为探索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及“十四五”时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图1 Web of Science收录关于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的文献数量
对所检索的3 681篇文献进行整理,绘制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的发文量(Top10)示意图(如图2所示)。美国发文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紧随其后,中国和美国发文量约占全球48%,是全球研究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的主力。在前10位国家中,亚洲仅有三个国家:中国、韩国和日本;北美洲有两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和加拿大;其余均为欧洲发达国家,说明欧洲仍是技术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地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知识全球化和跨国合作发展越来越迅速。为突破研究水平与资源约束的限制,各个国家之间开始展开合作研究,有助于提高各国的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19]。为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所检索的3 681篇论文,导出参考文献,将下载的数据合并后导入excel,提取“国家”字段,导入至BICOMB软件,生成国家共现矩阵,再将共现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使用Netdraw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国家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国家合作研究网络的程度中心度如表2所示。
如图3所示,带有颜色的节点方块表示国家。节点的大小、各节点之间连线、连线的疏密程度以及连线的粗细分别表该国与其他所有国家合作共现的总次数,两个国家间的合作关系,与该国家合作过的其他国家的数量以及连线两端的国家合作次数[19]。由图3可以看出,节点最大的是“美国”,其次是“德国”、“意大利”、“中国”和“英国”,表明美国与其他国家合作次数最多,德国、意大利、中国和英国紧随其后,合作次数分别是365、179、156和156;由国与国之间的连线可以看出,中国与美国、日本、英国合作比较紧密,中国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研究机构分析
根据所检索的文献,对研究机构的发文量与合作情况进行整理,从机构发文量来看,其中德国图宾根大学发文量最多,高达84篇,说明其在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次,发文量较多的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56篇)、中国清华大学(52篇)和美国纽约州卫生部(46篇),这些机构在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中作为重要的力量,推动着产业核心技术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与发展。从全球分布来看,如表3所示,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和德国。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本文采用Ucinet分析软件生成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如图4所示)。图中每一个小方块代表一个研究机构,方块越大说明该研究机构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越多。其中,德国图宾根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格拉茨技术大学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较为频繁。我国两所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清华大学已开展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并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哈佛大学进行了密切的合作研究。从总体上看,我国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密度较低,研究领域较为分散。无论从发文数量还是从机构合作网络图来看,德国图宾根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纽约州卫生部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的主要力量。
2.5 热点分析
热点通常可以表示为某一研究领域中具有发展潜势的主题,同时,能够展现该领域所属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20]。通过使用关键词来表达该文章的主题和中心内容,若某一关键词多次在某一领域文献内出现,则该词可间接反映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与研究动向[21]。本文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工具中的关键词聚类视图对各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和德国的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将其导入CiteSpace5.5.R2运行关键词聚类功能,主题词类型选择“Noun Phrases”,节点类型选择“Keyword”,时间范围1999-2019,剪裁方式采取Pathfinder,选择Log-Likelihood Ratio作为提取方法[20],提取关键词聚类信息将其汇总成表,如表4所示。
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中主要将重心放在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突破中。在八大核心技术中,主要聚焦在#0计算机视觉技术、#4群体智能技术、#7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自主无人系统技术。作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三驾马车”,算法、数据和计算力在过去的5-10年间不断创新[2]。在算法方面,我国在#0计算机视觉技术中的图像识别和特征提取以及#7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语音技术方面的成就显著。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需要#3模式识别等技术的支撑;#1共空间模式是一种对两分类任务下的空域滤波特征提取算法,能够从多通道的脑机接口数据里面提取出每一类的空间分布成分[22];在技术应用领域,自主无人系统中的#8协调控制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无人驾驶系统至关重要,在未来对汽车制造商和运输行业将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中共有8大关键词聚类。其中主要关注#0脑机接口技术和#2计算机视觉技术。从技术应用来看,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1电子健康档案有助于提升医护水平;#7事件相关诱发电位作为一种电生理学的研究手段,为研究大脑认知活动过程提供了新的指导和途径;研究人员利用#8脑波开发了新技术—脑机接口技术(BCI),为身体严重残疾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对文献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无论从底层技术研究看,还是基于技术应用层面,日本主要关注#0脑机接口技术。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日本将焦点转移至#2听觉BCI脑机接口技术。#3共空间模式作为提取的一种方式,是脑机接口技术重要的算法。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主要分为“强化”和“恢复”两个方向,“恢复”方向主要是指针对#1中风等疾病提供对应的恢复训练,主要采取神经反馈训练。目前,已有一些日本创业公司对相关可穿戴设备投入研发资金,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到终端设备。
韩国重点关注#1和#2脑机接口技术和自主无人系统技术,自主无人系统中的机器人和无人驾驶等技术已成为韩国政府重点支持对象。在应用中,脑机接口以#4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NIRS)为主,主要用于操控家电设备。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与发达的半导体行业发展相适应,并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力。
#0脑机接口技术、#1群体智能技术和#7计算机视觉技术是英国重点关注对象。脑机接口技术作为产业核心技术在硬件、算法、范式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进展。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团队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开发了一种脑磁图(MEG)系统,配以头戴式设备,在扫描过程中允许被扫描者自由、自然地运动。
在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研究中,德国主要研究#5脑机接口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而作为基础技术研究#1脑电图、#2共空间模式、#6神经反馈技术都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辅助作用。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3非监督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种方法,是人工智能网络的一种重要算法;自然语言处理所涉及的各种任务,可以用#4多任务学习框架处理。从技术应用领域来看,#0辅助科技用于特殊教育行业;机器学习为#7ERP系统注入新能量,云ERP平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图5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专利数量和专利国家分布示意图
图6 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前5名专利权人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EB/OL].(2017-07-20)[2020-03-01].http://www.gov.cn/xinwen/2017-07/20/content_5212064.htm.
[2] 德勤科技.2019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R].上海:德勤科技,2019.
[3] NILSSON N 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New Synthesis[M]. Amsterdam:Elsevier, 1998.
[4] 谭铁牛,孙哲南,张兆翔.人工智能:天使还是魔鬼?[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8,48(9):1257-1263.
[5] 方兵.我国高校“人工智能热”:缘起、影响与应对[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4):33-39.
[6] 刘刚.正在改变世界的智能科技产业[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21):38-45.
[7] 蔡自兴, 徐光祐.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8] LUXTON D 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sychological practice: Curr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J].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4, 45(5): 332.
[9] PARK S H, HAN K. Methodologic guide for evaluating clinical performance and effe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for medical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J]. Radiology, 2018, 286(3): 800-809.
[10] 吴永和,刘博文,马晓玲.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5):27-39.
[11] 黄晓斌,吴高.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机遇与变革趋势[J].图书与情报,2017(6):19-29.
[12] 仇筠茜,陈昌凤.黑箱: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生产格局嬗变[J].新闻界,2018(1):28-34.
[13] NORMAN P M. Protecting knowledge in strategic alliances: Resource and relational characteristics[J].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2, 13(2): 177-202.
[14] Frishammar J, Ericsson K, Patel P C. The dark side of knowledge transfer: Exploring knowledge leakage in joint R&D projects[J]. Technovation, 2015, 41: 75-88.
[15] 柳卸林,何郁冰.基础研究是中国创新的源泉[J].中国软科学,2011(4):104-117.
[16] 李显君,孟东晖,刘暐.核心技术微观机理与突破路径—以中国汽车AMT技术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8(8):88-104.
[17] 黄鲁成,薛爽.机器学习技术发展现状与国际竞争分析[J].现代情报,2019,39(10):165-176.
[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全球人工智能战略与政策观察(2019)[R].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2019.
[19] 李欣,黄鲁成.基于文献计量和专利分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竞争态势研究—以OLED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8):120-126.
[20] 李韵婷,郑纪刚,张日新.国内外智库影响力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分析—基于 CiteSpace Ⅴ 的可视化计量[J].情报杂志,2018(12):12.
[21] 雷婕,盘意文,刘建明.知识图谱视角下智慧旅游的研究进展及热点概述[J].图书馆,2019(8):52-58.
[22] 许春燕. 基于CSP和ICA的多任务脑机接口分类方法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23] FUJII H, MANAGI S. Trends and priority shift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vention: A global patent analysis[J].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2018, 58: 60-69.
[24] 娄岩,张赏,黄鲁成.基于专利分析的替代性技术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0):150-154.
[25] 袁野,于敏敏,陶于祥,等.基于文本挖掘的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量化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8,13(6):663-668.
[26] 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政产学研用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及机理[J].中国科技论坛,2018(5):1-10.
本篇节选自论文《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的国际竞争态势分析》,发表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第15卷第11期。